围绕“习”的家常课改革活动简介
日期:2022-01-02 12:04:08  浏览量:703


(一)源自现实的拷问

1.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语文回家作业?

2.为什么后进生连最基础的读背默都完成不了?

3.为什么语文课上总有那么多的学生在开小差?

4.为什么作业不少成绩却还是提不高?

(二)概念的界定。

“习”为中心的小学语文家常课:简称“家常课”。它的特点是简单、有效,上手就会,适用于广大乡镇学校教育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普通一线教师、新教师。家常课要把刚需的作业(读熟课文、背诵课文、抄写默写、课后习题、配套练习册)消灭在课堂,绝不带出校园。

(三)家常课结构、工具、理念和现实意义

1.家常课的结构。

每一堂课四个环节:读+++习。

2.家常课的工具。

家常课的关键词是“习”“时间”“管理”:

“习”的工具——任务单。家常课开发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1-12册每一篇课文的每一课时的任务单,任务单是家常课的核心工具。

“时间”的工具——闹钟。真正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对时间的掌控。

“管理”的工具——课堂管理口号、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管理印章、课堂管理Q币。

课堂效率=任务时间。“管理”则是“任务”“时间”的有力保障。

3.家常课的理念。

1)“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2)“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五分钟,“习”50分钟。

3)“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学生学会自己学、自己习,就是要学生不断练习“自己学、自己习”。

4)“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就是要教师出好学习任务,组织好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管理好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好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5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了马上“习”,这就是有效学习。

4.家常课的现实意义。

1.减负。课堂上精讲多练,刚需的作业全部在课上完成,实现刚需作业不出校园。

2.零起点教学。不预习也能上出有效的家常语文课。

3.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家长对教育的不满主要来自两点:1.大量的回家作业;2.不如人意的教学质量。“考试成绩好一点,回家作业少一点”是家常课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

 

目前全国有近2000个班级参与了这一项改革实验。20205月,《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以《家常课:家常课的革命》为题,用22个页面报道了我们的家常课改革。2020114日,《中国教育报》以“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课堂长什么样”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家常课改革。2019年、2021年,《人民教育》刊发了家常课改革的两篇文章:《围绕“习”的整体教学改革——解决可也负担重的一种可能性》《老师,你的作业有效了吗?》。

(三)该项目的突破方向

11-12册的每一篇课文每一课时的任务单编写。

2)家常课的课堂范式的建构。

3)家常课教学成效的比较分析。

4)家常课经验总结。

(四)该项目三年后的成果预期

教学成果预期:

1)开发并出版统编1-6年级《小学语文家常课任务单(学生版)》,12册。

2)开发并出版统编1-6年级《小学语文家常课任务单(教师版)》,12册。

3)建构家常课的基本教学范式,出版《家常课10》一书。

4)发表参与实验的老师的论文、案例不少于30篇。

学生方面预期:

1)课堂纪律好了。

2)作业速度快了。

3)学习状态紧了。

4)考试成绩好一点,回家作业少一点。实现减负,实现回家多读书、读好书。

5)学生的课堂自控力、时间管理能力、自习能力,得到明显进步。

教师方面预期:

1)在任务单的帮助下,上好每一天每一节的家常课。

2)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激励、课堂示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参与实验的每一位老师,初步具备家常课任务单的开发能力。

4)培养一大批带班能力强的一线语文老师。

     5)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进步明显。

影响力方面预期:

1)家常课联盟校,三年内力争达到100所。

2)家常课实验班,三年内力争达到4000个班级。

3)面向中西部地区、乡村中心小学、县城薄弱学校,输送家常课理念、家常课操作范式和任务单,成立3-5个家常课实验区。

4)三年内五家媒体报道“家常课改革”。

 

1.什么是面向人人的家常课。

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以往的课堂,存在一种低效的“二八现象”:老师通过喋喋不休的讲述和一个接一个问题的提问,与20%发言积极、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互动,80%的学生不在学习状态,在开小差、在发呆。下课铃响了,教师开始布置作业,80%的作业是课后、放学后完成的,到了中高年级20%的学生学科成绩不合格了。

面对困惑,我们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的“做中学”以及美国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汲取智慧:高效的课堂应该以“习”为中心,以“所学知识即时运用”为主要教学和学习方式。我们也就有了“围绕‘习’的整体课堂变革”的设想和实践。

我们推动的家常课,40分钟内,100%的学生都在读,100%的学生都在背,100%的学生都在写。在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惊人的变化。学困生群体进步最为明显,五年级肖老师班级10个不及格学生都及格了,四年级薛老师班级9个不及格学生8个及格了。孩子说得好:在课堂上、在老师眼皮底下,哪敢不做作业?大家一起做作业,有劲,我也不想成为最慢最差的一个。确实教练在场、同伴比赛的作业形态,极大改变了学困生的学习行为。优秀生的发展也更充分了,即学即习课堂模式,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创造的机会,作业做得快还可以享受奖励题的褒奖。在课堂上完成了刚性作业,学生课外有更多时间通过阅读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通过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登,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习作已经成为我校优秀生的骄傲。

面向每一老师的课堂很多老师听了精彩的公开课,听着心动,回家不动,因为学不会。一线教师期待的是“简单、有效、人人学得会”的家常课。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我们认为面向人人的家常课应该是有标准的课堂,是“模块+工具”的课堂。所谓“模块化”,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读+++习”四个互相关联的模块组成,结构简洁、节奏明快。所谓“工具化”,我们为家常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配上了有极强操作性的工具。“习”的工具——家常课的任务单。“时间”的工具——计时器。“课堂管理”工具——课堂管理口号、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管理印章、课堂管理Q币等。

“模块+工具”的课堂结构,老师经过一两周的培训基本都能上好家常课。我们经常应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培训单位委托,向外推介家常课改革成果,常常能听到观摩课堂的老师感叹:这样的课,每分钟学生都在习,教学效果看得见,我也能上得好!

2.面向人人的家常课的主张和策略。

随着家常课改革的深入,我们的主张越来越清晰,策略越来越明确。

主张1:变讲述为讲义,变问题为习题:家常课改革就是要革老师喋喋不休讲述和无休止提问的命。学习金字塔理论揭示:以讲述为主的课堂,学生获得知识的留存率为5%左右,是最为低效的学习方式。为了控制老师讲的欲望,我们提出“变讲述为讲义”,把老师觉得必须讲的知识点编制成PPT课件,变老师讲述为学生齐读讲义,将听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眼、嘴、耳多器官联动的综合学习活动。

“变问题为习题”,将口头提问转化为书面习题,必定会经历老师的理性思考,去芜存菁,转化而来的习题指向肯定更明确、逻辑更清晰、思维更有力度。并以人人答题替换一对一的口头问答,将指向个别学生的教学行为转化人人参与的学习行为,极大提升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品质。

主张2:“当堂作业,当天反馈”:面向人人的家常课强调刚需作业当堂完成,我们所定义的刚需作业是指:每课时配套的任务单。任务单的习题是根据课时教学需要,整合课本习题、补充习题、配套练习册习题编制而来,有比较充足的题量。学生在课堂不仅要完成读熟课文、背诵课文的刚需任务,也要动笔完成任务单上的习题。下课铃响,学生主动上交作业,拖拉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半个课间时间),所有没有完成的作业都作为错题计入平时学习成绩。这样做,似乎有点苛刻,但是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养成作业讲质量、讲速度、讲独立完成的习惯。

作业不当堂反馈,除了课堂时间来不及的因素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业当堂反馈会出现一些弊端:有些同学遇到需要思考的题目就不做了,等着老师公布答案后照抄照搬;有些同学对没有把握的答案不愿写在任务单上,省得错了再涂改订正;优秀学生感到郁闷的是,老师不全面批改就反馈,发现不了他们的创新和优秀。我们要求老师在全面批改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反馈,严把作业订正关,让订正真实发生。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为每节新授课配套20分钟的作业反馈、订正、强化练习的小课。

主张3:“零起点教学,关注具体学生”。面向人人的家常课强调“零起点教学”,所谓“零起点”教学,语文学科就从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开始,让学科教学任务完整地在课堂上完成,确保学科教学责任不甩锅给家长和培训班。学生统一站在零起点的起跑线上,一起出发,才有学生间真实的竞争,才有老师完整的教学担当。

面向人人的家常课强调“关注具体的学生”,是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力争做到一个不能少。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学生,“迈开腿”让老师能更充分地帮助具体的学生。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要求:作业开始时,老师走向动作拖拉的学生,通过督促催其尽快进入作业状态;作业进行中,老师走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点对点辅导助其完成作业;作业快结束时,老师要走向优秀学生,通过表扬树立榜样激励全体。老师还总结了:站在个别学生身边时目光要巡视全班,关注全班时目光要紧盯个体;走向学生时多激励,倒回讲台时多提醒,让学生感觉老师的关注无处不在。

策略1:重时间管理。为了确保师生在课堂上全面完成“教、学、习”的任务,真正实现刚性作业当堂完成的目标,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控制课堂时间来倒逼任务的落实。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控制课堂时间,一是在备课时明确每个环节的用时,如语文课我们一般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根据任务不同核定用时,一般在8-12分钟之间。二是用计时器精准管理课堂时间,课堂上我们安排了两种计时器,3分钟以上,我们用PPT计时器,学生看着PPT上时间数字的跳动而读书、而作业,争分夺秒,充分渲染时间的宝贵、渲染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催促学生快点、再快点。3分钟以下,我们会用实物计时器,简单方便,时间到有铃声提醒。长期坚持,我校师生对时间的认知和掌控会超越他人。

策略2:开发课堂管理工具。大班额课堂的效率需要一个重要的保证——好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管理”出来的,为了帮助教师管理好课堂,我们开发了课堂管理口号、课堂激励图章、课堂管理手势。“时间到,全放好”“闹钟不停、朗读不止” “书本,斜斜放”,通过这些口号统一学生行为、提振课堂精气神、培养良好习惯。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读一遍伸出一根手指、读两遍伸出两根手指,读了几遍一目了然……。学生课堂表现好可以获得印章和Q币,集满一定数量的印章或Q币可以换“免做回家作业券”“免批评券”等。从此,课堂管理就不用靠“吼”了。人多的地方,效益一定来自管理。

策略3:备课备到心里去。我们通过专家和骨干教师编制了“模块+工具”的课堂教学手册,给教师上课提供了基本的路径和方法。要把集体智慧转化个体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必须通过研读课文、研读教参、分析课件、完成学生作业等方式领悟“读-习”间的联系,掌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备课备到心里去,重点做好这么几件事:朗读课文3-5遍,朗读音频传备课组微信群备查;研读教参和课件,把自己认为必须讲述的知识点编制成讲义并制作ppt课件;一笔一划做一遍任务单上的作业,掌握标准答案,感悟每个习题的难易程度,为有效点拨做好准备。备课备到心里去,我们还强调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要在解题、朗读、书写、写作等方面能给学生示范。我们建立了教师书法、朗读、解题等培训班,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师自信地说:像老师一样书写,像老师一样朗读,读读老师的下水文……。当老师的朗读张口就来、书写随手而就时,我们的课堂就是完美课堂。

2019年启动家常课改革,其中语文家常课改革有了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亲力亲为,成效显著,得到了主流教育媒体的高度重视,20197月《人民教育》以《围绕“习”的整体教学变革——解决课业负担重的一种可能性》为题、20211月《中国教育报》以《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课堂是么样》为题长篇报道了我校的家常课改革。我校的家常课改革也得到了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全国有三千多个班级根据我们的家常改革理念,在推进家常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