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足迹,师德映照”
——长安实验小学规范教师网络行为专题会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队伍网络素养,营造清朗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我校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规范教师网络行为”专题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新时代教师网络行为规范要求展开。
一、明确责任,筑牢思想根基:
蔡校长首先强调,教师身份特殊,其一言一行,包括网络言行,都关乎社会对教师群体和学校教育的整体评价。全体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规范网络行为的极端重要性,自觉维护教师职业声誉。
会议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亦非师德建设的真空地带。教师应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同样要坚守师德底线,传播正能量。
二、明晰规范,划定行为边界:
会议组织学习了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师网络行为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
重点强调以下规范:
严守政治纪律: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损害国家利益和教师形象的言论或信息。
恪守职业道德:尊重学生、家长及同事,严禁在网络上发表侮辱、诽谤、歧视性言论;不得泄露学生隐私或未经授权的学校工作信息。
抵制有偿行为:严禁利用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在线社区等)进行或变相进行有偿补课、推销商品等营利活动。
谨言慎行:注意个人言行,避免发布不当言论、图片或视频;不参与网络暴力、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保持审慎态度。
三、强化管理,健全长效机制:
加强网络素养培训,将网络行为规范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常态化学习内容。
健全监督机制,鼓励教师间相互提醒监督,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对违规行为依规依纪处理。
蔡校长在总结中再次强调,规范教师网络行为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维护教育形象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安全健康校园网络环境的必然举措。他要求全体教职工务必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将规范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共同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育人环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长安实验小学教师签署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