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低数教研组将继续围绕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投入到本学期的教学研究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使课堂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课改意识,深化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数学科学教学改革进程。首先,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与小学数学科学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1)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透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数学学课堂习题的设计与评析。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2)以“课标”为指导,以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善为重点,以提高小数课堂教学效益为根本,向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要质量,向内化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质量,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究的课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3)抓好学科研究活动。在学校的部署安排下,继续开展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活动,突出新课标理念、以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重点,进行“研、讲、评、议”一条龙教研活动,充分体现群众智慧,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严把“有效教学”关,打造优质课堂。
(二)改变教研形式,激活教研热情
本学期,充分发挥全体数学和科学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教学教研的集体智慧,浓厚数学教研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数学教研环境,用心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实行资源共享,将群众备课作为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努力改变教研形式,激活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有效地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1)改变教研形式。本学期,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多抛出些可研讨,具有实际好处的话题让所有教师参与研讨。明确研究专题,以成功的课例引领、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我,提高改善教学行为的潜力,努力把教学研究体此刻课堂教学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切磋课堂教艺、增进智慧交流;加强教师教学工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教师树立起共同提高的帮教意识。不仅仅仅是指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交流,也包括上课前的备课交流、教学思想交流等。根据学校的教研整理规划,抓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力争在扎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强化专业发展,提升教学素养
(1)抓教研文化建设。着力在校内构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的教师群体。
(2)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要求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作好教育反思。组织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教学刊物
(四)常规检查常抓不放松。
(1)规范和加强教学工作。
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必须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每位教师争取做到一课一反思,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案例反思及教学心得。
备课组要做到每日一议,议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重要环节,难点的突破步骤等,二议作业,及课堂与回家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制定改善措施,并及时跟进,将相关资料汇总在每周辅导练习中进行巩固。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个性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要将数学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个性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
(4)扎实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潜力和业务水平。
开学初制定好预约听课安排表,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先在备课组内进行研讨,并组织教师听课,课后及时评课。
(5)结合教学实践,深入课题研究。
力争每个年级组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有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每位教师立足自己的实践平台进行课题研究,还要响应教研组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及时写好读书笔记。期末,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际,认真撰写论文。
三、具体措施:
1、每位教师在每月进行反思,发表自己的困惑,观点与推荐.
2、每位数学组成员务必用心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同时在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要勇于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构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每位老师要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多练笔,多投稿,养成勤反思,勤动笔的习惯,把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思考、感悟及时记录下来。
2024-2025第二学期
长安实验小学(低数组)教研组活动主题计划表
月 份 | 主 题 | 活动内容 | 备注 |
2月19日 (周三下午1:00~2:35)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读教材) | 1.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内容和特点。 2.梳理教材的各项知识点和难点。 3.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 | 全体组员 |
3月12日 (周三下午)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讨课堂) | 1.贾祎秋执教《数据分类》 2.王智宇执教《十几减6、5、4、3、2》 3.邹琼洁执教《吨的认识》 | 1.执教者谈课后反思。 2.主题研讨,组员评课。 |
4月9日 (周三下午)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讨课堂) | 1.吴烨执教《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1)》 2.蒋煜执教《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3.钱雅雯执教《数数、千以内数的组成》 | 1.执教者谈课后反思。 2.主题研讨,组员评课。 |
5月7日 (周三下午)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习课标) | 1. 领悟新课标核心,明晰教学方向。 2.优化教学,提升质量。 | 全体组员 |
5月21日 (周三下午)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讨课堂) | 1.王旭晨执教《角的初步认识》 2.陈艺雯执教《认识分米和毫米》 3.周玲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 1.执教者谈课后反思。 2.主题研讨,组员评课。 |
6月4日 (周三下午)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讨课堂) | 1.刘蕊怡执教《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2.李妍执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3.程萍执教《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 1.执教者谈课后反思。 2.主题研讨,组员评课。 |
6月18日 (周三下午) | 家常课改革之激励策略 (研制命题) | 1.学习研制命题的基本要求和特色题目。 2.分析历年命题的方向和新的题型。 | 全体组员 |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