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宣教活动】病从口入,小心食源
日期:2024-06-03 18:04:09  浏览量:0

6月宣教活动】病从口入,小心食源

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为了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夏季食源性疾病风险提示。

1.jpg

一、预防蘑菇中毒

只食用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蘑菇超市或有资质的农贸市场所出售的蘑菇,通常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其安全性有一定保障

不采摘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的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辨别是否有毒,有些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容易混淆。例如,白毒伞看起来与一些普通的白色食用菌相似,但毒性极强。

避免跟随无专业知识的人采摘和食用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也可能会误判蘑菇的毒性。没有经过专业的真菌学培训,很难准确区分有毒和无毒蘑菇。

2.jpg

二、预防甲醇中毒

甲醇常见于工业用酒精、某些劣质假酒以及一些自制的发酵产品中。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酒类中掺入工业甲醇

不购买和饮用无正规标识、无生产厂家的酒类。一些街边小摊售卖的所谓“自酿美酒”,可能存在甲醇超标的风险。

三、预防肉毒毒素中毒

家庭自制罐头、腌肉等食品时,要确保严格的卫生条件和正确的加工方法。自制罐头应进行充分的高温杀菌,密封良好,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腌肉应保证足够的盐度和恰当的腌制时间。

对来源不明、包装破损或有异味的罐头、肉制品等,坚决不食用。

3.jpg

四、预防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正规养殖场或有资质的商家供应的小龙虾,其养殖环境和质量更有保障。

确保小龙虾的新鲜度挑选活力强、外观完整、无异味的小龙虾。避免购买死亡时间较长或已经变质的小龙虾,如外壳发软、虾肉松散的。

正确烹饪小龙虾高温充分煮熟,确保杀灭可能存在的病菌和寄生虫。烹饪时间应足够长,一般建议不少于15分钟。

适量食用避免一次性过量食用小龙虾,给身体造成过大负担。即使小龙虾美味,也应控制食量,注意饮食的均衡。

5.jpg